在科技创新和我们智能制造的路途当中会遇到很多的不容易,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这些挑战只有你真正的清楚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才可能一个一个坑迈过去。很多时候一开始的欢呼并不代表最后的欢呼,在欢呼过后往往会有质疑,质疑之后你必须要用更强的行动证明你是值得被欢呼的。所以我拿最后这句话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个世界有些人会因为相信而看见,有些人因为看见而相信,但是我相信人类社会的进步永远都会需要前者,也祝福大家在自己的事业当中,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越做越好,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总的精彩演讲,刘总留步,因为接下来的环节是刘总和我们投资人一对一的对话环节,我们要给工作人员一点点布场的时间,刚好利用这个布场的时间可以跟刘总简单地聊几句,其实我特别想先看看这个手机,我问一下现在这个手机有在卖吗?
刘自鸿:这个还没有正式上市,但是我们有几个机器都已经开发出来了。
主持人:现在量产了吗?
刘自鸿:还没有正式上市。
主持人:对于你们未来的发展,其实我可以理解为你将来要打入手机市场吗?
刘自鸿:手机行业是一个柔性显示、柔性传感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我们非常希望柔性显示和柔性传感能够给手机行业带来一些全新的设计方式和用户体验。
主持人:你是打算打造自己的品牌还是跟现在已有的手机品牌做合作呢?
刘自鸿:我们现在在跟手机行业的很多企业也在沟通,也在探讨一些合作方式。
主持人:回答都挺委婉的,其实我看刚才那个小片其实还是蛮震撼的,真的是从零到一的过程,刚才我看到工地建设右上角其实是日期,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每天一张,都是谁拍的?
刘自鸿:我们在现场有同事,他会定点拍一些,然后我们把它收集起来。
主持人:连在一起,做成延时画面还是蛮震撼的。另外一个让我觉得很惊讶的点就是我很想问柔宇科技还有你们不能做的东西吗?感觉你们将来可能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刘自鸿:我们其实在这些年里面还是非常专注在我们自己的领域,就是柔性显示、柔性传感,我们一直非常感兴趣也坚信它非常有价值的领域,我们现在其实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技术做一个平台,它是一种平台性的技术,它可能会跟很多行业深入结合,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跟更多的行业伙伴来共同去合作,来快速地将这样的新产品、新技术结合各行各业的产品设计,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价值、更好的体验。
主持人:作为记者还是要刁钻一点,刚才我们看到了您展示的很多产品,比如像衣服、书包、各种显示器、手机、沙发等等,我相信这些可能是证明柔宇可以做这件事情,但是未来可能不一定每一样您都会选择量产,所以我想问在未来的5到10年您会重点专攻哪一个领域?
刘自鸿:刚才已经列了七八个领域,都是我们已经有落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那些领域,当然我们还在不断地开拓和探索,有些产品不会完全以柔宇的品牌去推这个事情,比如说像我们跟欧普照明合作的台灯,还有我们跟国内非常顶尖的沙发厂合作的智能沙发,这些其实也会通过他们的渠道、团队来共同去推进这个事情,但是这里面会用到我们的产品、技术,尤其是跟柔性相关的一些方案。
主持人:其实如果展开问,我觉得可以抓着刘总问一两个小时,最后有个小问题,有空回头接受一下我的专访吗?
刘自鸿:到时候看看时间吧。
主持人:我把更加有价值的问题留给我们接下来的环节,接下来要有请山水创投总经理王跃春上台来和我们的刘总对话,掌声有请王女士。
王跃春:非常荣幸接受主办方的邀请,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我准备了几个问题,事先也跟刘自鸿博士有比较多的沟通,我们就来一个快问快答,因为看到柔宇做出了厚0.01毫米,卷曲度1毫米这样的一个屏幕,因为我是一个做了20多年媒体的人,大部分时光和何振红社长一样,我们是在做纸质的媒体,所以很感慨,第一个想问的问题就是我们其实这20年里面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人我们都有一个想法就是什么时候做一个真正的电子报,可以折叠,可以弯曲,然后保留媒体的报纸的版式、杂志的版式这种阅读美感的东西,现在柔宇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个可以实现吗?
刘自鸿: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现在其实已经可以这样用了,当然具体的产品形态可能也会结合用户的习惯来做一些升级,但其实像电子报纸这种形态运用柔性显示屏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他们保留传统的阅读习惯,但同时也能把更多的内容在里面去集成,不光是文字,其实还可以加上视频、图片等等,但是其实柔性显示应用的方向包括柔性传感应用的方向不光在阅读这一块,实际上跟消费电子包括我们今天用的很多手上的这些东西都会有很大的关系,手机也好,手表也好,PAD也好,电视机也好,而且像刚才提到的其它的一些领域,现在都已经陆陆续续落地了,所以您刚刚说的这个方式,从技术上来说肯定是能够实现的。
王跃春:我们期待尽快能看到这样一天。这几年崛起的独角兽非常多,然后我们也看到特别多的创业公司,包括通过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Copy回来的一些模式,然后实现超越的突破,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成为一个大公司,但真正的技术创新的独角兽公司,我们看到还是非常地少,我想这也是中国创新创业走到今天的一个瓶颈,中国企业家前不久对柔宇科技报道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标题叫做“无人区探险”,我们知道在智能硬件的领域特别是一个芯片,一个显示屏创新都非常地难,但是柔宇用了6年的时间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条纯柔性屏大规模量产性的投产,能在无人区里实现突破,想问一下柔宇你们的秘笈或者秘诀在什么地方?
刘自鸿:死磕到底。其实过程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快,我们做柔性显示、柔性传感这些,有很多的基础性的工作其实也做了有10年了,包括我们那时候还在读书的时候,已经开始在研究一些非常基础的东西,但是还没有到这个成熟度。在我们成立柔宇之后,也非常地专注,就是做这一件事情,把基于这件事情对应的很多的应用把它开拓出来,我们没有去跟风,我们从来不做跟风的事情,比如说今天一下什么热了,然后我们去跟,我记得从我们2015年发布的3D移动影院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们说,你看柔宇前期他们是做柔性显示屏,怎么去做一个像VR一样的产品呢?那时候VR正好在2015年的时候量产,他们很多时候柔宇也在跟风这个事情,看哪个热就去做什么,还真不是。我们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启动这个项目,那时候VR还远远不为大众所知,连我们自己那时候对VR也了解很少,我们只是预想到了这么一个方式,就是通过近眼光学能够实现这种类似于大场景的应用,决定去做这个项目,通过两年的时间从概念一直做到最后终端量产的产品,所以2015年的时候发布了。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创新的过程当中,你会受到诱惑,你也会受到委屈,你也会受到一些不理解,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受得了委屈,熬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王跃春:我看你好像在很多采访中间说过这句话,我也看到知乎上面有一个关于柔宇的讨论专区,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质疑,我看到说柔宇的技术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实现在也有我们线下,好像中国的科技创新经常会受到质疑,觉得中国好像做不出这么好的全球领先的东西,我想你刚才说从0到1,能不能从1到N,我想这中间应该说很多艰难的,今天借这个机会你给大家讲讲你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刻?或者说你的最暗时刻,给我们讲述一下。
刘自鸿:其实在2014年之前,我们团队对外面没有做过任何的宣传,然后了解柔宇的人真的非常非常少,那时候有很多同事刚进来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可能就是因为有的朋友介绍说这个团队在做一个很牛的事情,他们就加入了,那时候非常非常低调,就是希望在这个事情做出来事情,你不要去做太多的报道或者宣传,因为有的时候用户对这个事情的期望值很高,其实对于团队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其实在2012年到2014年两年的时间里面,团队花了很多的精力,经常是在实验室里打地铺、熬夜,这些大家也看不到,这个过程以前会觉得很辛苦,现在想想还好,还没有您刚刚说的最暗的时候。2014年8月发布0.01毫米柔性显示屏之后,突然间柔宇被捧得特别高,突然间被推上了赛车道,所以很多的目光全部过来了。那时候大家都是希望说,我们能不能快点,马上应用到手机、电视机各个地方,很多时候用户是希望明天我就能买到一个这样的东西。可是我们其实对于产业的客观认识是,任何一个新的技术从它诞生到他能够开始全面铺开的时候,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所有产业都避免不了,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就是它需要时间。比如说像在你点亮投产之前,别人是不知道你在干什么的,也没有人知道我们会花那么多的精力做这个事情,春节期间大家也没有回家,只有你拿出成果的时候,大家才会知道你真的是在做这个事情,所以在那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也会被很多人误解,我相信不光是我们这个产业的过程,我相信很多行业里面,在做创新的公司,可能都会有类似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当你一下做出来一个东西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欢呼,可是如果这个时间跟别的人的期望不完全一致的时候,你又会受到很多的质疑。
王跃春:因为你刚才展示手机的时候,大家下面有欢呼声,大家对那个产品特别感兴趣,能拿出来给我们举一个例子,这个到大家能够普遍应用还需要多长时间?
刘自鸿:很快了。
王跃春:你们现在围绕这个产品在做一个什么?
刘自鸿:这个产品其实也不是今天一天做出来的,当大家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可弯曲的手机,我们在前期投入的时间差不多三年,但是这些也是大家看不到的,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创新,首先显示屏和传感器当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是这不是全部,这里面还涉及到众多的结构,这里面还有很多部件,所以这里面都会有很多的积累,做到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东西不是一个概念,从现在整个到市场,类似于像这样的柔性显示屏,类似于这样的应用,很快就会基于像新投产的量产线大量走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时间会很快。所以我想其实补充完刚刚说的最暗的时候,其实就是最重要它从0到1的过程,首先你会经历很多的挑战,从1到N的过程,你仍然会经历很多的挑战,而且在这个挑战过程当中真的是会要面对很多的这种误会也好或者是不理解也好,只有你自己清楚地知道你在做什么,并且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才能够实现很多不可能。
王跃春:前面说柔宇科技是在无人区探险,但是其实这个领域也并非无人在行动,创业者可能不是特别地多,但是我觉得巨头的企业肯定不少,比如三星,所以换个角度讲,正是因为现在高科技这个领域进入门槛特别多、巨头特别密集,并且形成了技术垄断、数据垄断、市场垄断,包括上下游的覆盖,所以才击少有创业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我手头有一个数据,就是像中国大概有130家的独角兽公司,超过一半跟BAT有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有11家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公司里面有10家和BAT有关,OA领域有13家独角兽公司中间,有9家已经被纳入国内外的巨头阵营,巨头是独角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所以我想请问刘博士,柔宇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间或者现阶段有没有在意过巨头的阻击或者诱惑,你们怎么去跟巨头相处?
刘自鸿:有,我们在这这几年其实面对的诱惑和这种竞争其实都挺多的,诱惑的事情,以前可能在发生的时候不一定特别适合去讲,但其实在我们2014年刚刚发布的时候,就有非常大的,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制造公司来找过我们合作,并给出了合同,很多时候你可能做一个选择,可能今天的状态也许是不一样的,当然今天我们还是沿着我们自己现在的方式,为这个想法不断前进,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企业到底要怎么发展,你的战略到底是什么,这个是你自己团队是最清楚的,这个事情没有绝对的现成的模式可以套在任何一个公司上,就好像没有一件衣服可以适合所有人,所以我们经常团队里面要提倡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是我们面对诱惑的一个很重要的逻辑。
当然竞争,我觉得竞争主要是良性竞争,其实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竞争会促进人类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从来没觉得竞争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然前提是良性的竞争,恶性竞争那是另外一回事,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说实话我在学校待了那么多年,天天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考试,那个竞争我已经习惯了,我认为一定要保持你自己的优势,然后知道你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是什么,并且能够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我想我们也都是有机会的。
王跃春:你刚才说有一个巨头公司来给你发Offer,你当时是拒绝了,是吗?
刘自鸿:最后没有签,要不然今天也不是这个样子。
王跃春:您觉得当时怎么考虑的?
刘自鸿:其实也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的想法,因为有很多的综合方面的因素,包括商务条件的一些方面的因素,对于柔宇来说最希望的是说能够把柔宇在这个行业里面首创的一些技术,然后能够发挥到它最大的价值。这种价值是通过你自己团队去做尽可能多的事情,还是说我们尽可能多地和外部的合作,我觉得要看阶段,像我们现在就是非常开放的心态,去跟尽可能多的行业来全面合作,我们今天已经有很多的行业伙伴在各行各业当中,他们也利用他们在这些行业当中的积累,结合我们的新产品、新技术共同去打造非常有竞争力的一些产品,其实最后还是要给消费者给我们的用户能够创造价值,这个才是根本,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
王跃春:柔宇现在估值大概50亿美金,我看了一下你们五六年里大概已经融了5到6轮资,差不多每年都在融资,融资总额也已经超过50亿人民币了。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讲,你们柔宇就是在资本的加持之下在进行一个高速的发展,我就想问一下,你作为创始人,您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来跟投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现在一有种声音,一方面创业企业融资并不容易,包括资本的寒冬也要来了,大家都劝创始人赶紧拿钱,同时对投资人来讲好的项目又特别少,同时投资又对投资的汇报有非常多的期待,同时会给创业项目去施加压力,甚至是我们说叫催肥,这种过程,您怎么看这些事情?
刘自鸿:对于创业者来说,我觉得光有技术、产品、想法,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光有这些东西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创业真的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程,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人才、技术、资金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我们是一直秉持双轮驱动的方式,就是技术和资本在新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方面在不断地开发新的技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非常需要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有对应的资金去支持这样的新技术,实现更大的商业化,所以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做了大概六轮融资。当然我个人其实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做融资这件事情,我会跟很多的投资人去谈,但是实际上我大部分的时间,像我在2012年到2015年那段时间,基本上80%的时间都是在技术和产品上,说白了就是跟我们工程师、实验室在一起。最近这一两年,我每年还是要求我自己不低于50%的时间在技术和产品上,其它的时间,包括管理、对外的一些事。我想投资人都非常聪明,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需要说太多的东西,只需要把一些关键的理念说清楚了,他们就知道这个公司的价值、这个技术的价值,所以我非常享受跟他们这种高效精简交流的过程,但是我自己其实在这上面投入的时间不是很多。当然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自己整体的融资方式倒没有非常主动到处去找投资人,因为我们发现其实那样的方式有的时候效率并不一定很高,很多时候可能还是朋友介绍或者正好在一些场合碰到了,聊得情投意合,就像谈恋爱一样,你天天主动去到处找女朋友、男朋友,可能不一定找得到,可能往往就是在某个非常合适的时间碰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就在一起了,所以我们这些投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王跃春:所以柔宇的发展告诉我们,就是只要坚持技术创新、缺钱的时候自然就钱来了。
刘自鸿:我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说,核心其实不光是我们自己是这么看,我相信投资人也是这么看的,一个企业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就是一定是最后你的技术也好、产品也好、服务业好、商业模式也好,你们团队能不能把它做好、在社会上创造价值,最后大家都会认可他,这个才是核心。
王跃春:今天其实我们对话始终在围绕一个主题,就是科技创新,创新应该是独角兽企业最主要的一个特质,其实整个我们创投行业走到今天,其实也是在面临一个拐点,我觉得接下来的创业与创新将从原来以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导,真正地变成科技创新为主导,所以最后在结束今天的对话,我想请刘博士用最简单的话来就科技创新给我们结尾,就是怎么看待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以及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到底在哪里?
刘自鸿:创新的方式有很多种,现在的创业里面,你会看到有很多是科技创新,也有很多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我觉得都很重要,因为他们都是这个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前进的部分,刚才有张图,最后一张图因为时间关系没有show出来,有一张图实际上列出来了2007年和2017年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的名单,如果你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在2007年的时候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里面,4家是石油公司、能源公司,有3家是银行,3家是电信,然后到今天也包括去年,那10家公司里面,7家都是科技公司,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还有一个是巴菲特的公司,还有一个是石油公司美孚,其它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也在内,还有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这些,你会看到这10年当中科技在资本市场上显现的力量也已经很明显,但从我们生活当中大家有没有看到,科技真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改变我们的方方面面,所以我觉得咱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真的是会一直适用的,因为我个人也一直在科学技术领域里面,我是坚定的科技创新的拥护者。我觉得科技创新就像我们要去开辟一条道路的一把宝剑,如果这把宝剑不够锋利,有的时候你的武术再好,你也是砍不过去的,所以本身能不能打造一把好的宝剑,那就是我们科技的硬实力,我们硬科技创新的能力,当然模式创新、商业创新,那就是武术,你怎么舞这把剑,如果有一把好剑,你又能够有很好的武术,你就会天下无敌,所以这是我觉得对于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理解。柔宇希望的是我们首先有一把好剑,同时我们又能够练就好我们自己的武功,然后在我们自己的领域里面开辟出来一片天地。
王跃春:谢谢,今天的对话到此结束,祝柔宇真的磨出一把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