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宜“叛逃”华星光电:看国内高世代面板的“疯狂”与“陷阱”

OFweek显示网 中字

  LG Display,三星已决定分别在广州和苏州投建8.5代和7.5代线,而TCL集团本月亦宣布计划在深圳兴建一条8.5代线。

  京东方目前拥有一条五代线,一条即将投产的4.5代线,并且合肥六代线正在建设中,在全球液晶面板销量中排名第九位,离韩国三星、台湾友达、日本夏普等国际面板大厂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则则报道,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近两年在政府鼓励之下,中国高世代面板企业不断涌出。虽然高世代面板为中国彩电面板企业带来了福音,然而回过头来思考,为何全球高世代面板的出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本土企业才开始追捧?是否是盲目跟从?

  最近6年来,我国彩电企业的液晶显示面板进口金额就高达500亿美元。

  “高世代面板只能依靠进口”的困局能否打破,一直是在国内众多彩电企业的心头痛。

  回头看看,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3D电视,乃至高清数字电视,中国企业真正自主研发的有几个?我们在观察中国企业短板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产业链上。虽然产业链不完整,是中国彩电企业的薄弱环节之一,但不是全部。

  我们不得不承认,面板产业链不完整、国内企业在上游产业链上的供求矛盾加剧、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不足等已经日益显现,也成为制约中国彩电产业发展的巨大短板。

  那么,高世代面板究竟是“金矿”,还是企业又一次战略投资的“失败品”?但愿不是后者。

  相关阅读:

  陈立宜:台湾液晶面板第一“叛将”

  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发展历程:被误解的十年

  台湾面板“叛将”陈立宜遭调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