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进入液晶时代”,我们从很久以前就老听说类似的话语。但是这个“时代”却迟迟没有来到。直到今年年初,由于全球液晶面板的价格下调,液晶显示器的价格才大幅降低,阻碍液晶显示器普及的壁垒才真正被打破。目前,随着液晶显示器性能的进步和价格的降低,销量不断攀升,大有取代CRT显示器之势。但随着市场上品牌的不断增多,液晶显示器的各项参数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这其中,小品牌甚至杂牌的液晶显示器往往在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等指标上大做文章,高高在上的指标及17英寸仅为一千多元的价格,让人们觉得他们的液晶显示器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然而,我们仔细看一下,像三星、飞利浦、LG等这样的一线显示器厂商在自己有面板生产线及工厂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却做不到其他小品牌那么低,是大厂图谋暴利?还是在液晶显示器这个热闹的市场,仍然坚持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相信看过本文后,您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亮度高 并不值得炫耀
亮度是指显示器在白色画面之下明亮的程度,单位是cd/m2,或是nit。亮度是直接影响画面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于LCD有这样一句很流行的话:“一亮遮三丑”,一个明亮的显示器即使有饱和度比较差或颜色偏黄等其他不利因素,画面还是有可能看起来比较漂亮。目前市售的LCD一般亮度规格大约是250cd/m2~300cd/m2,这个亮度已经足够让我们觉得刺眼的了,当然更亮规格的产品各厂都在开发当中或已量产。液晶面板会发光,是因为它的背光模块藏有灯管,就像照明用荧光灯管一样,只不过小了一点,显示器会安装两到六支或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亮度对于显示器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因此我们在选购产品时,不必为厂商所强调的高亮度而感到兴奋。而应该更多地去考虑一下亮度的均匀性及人性化的调节功能,比如文本、网络、娱乐、游戏等不同模式的方便切换,因为针对不同的应用,我们会对亮度有着不同的要求。调得太暗,在看电影及玩游戏的时候会看不清,调得太亮除了可能不舒服外,也会损耗灯管寿命。在这方面,一线大厂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如三星的12大魔技、飞利浦的“四大智能技术”、LG的“复真芯”以及AOC的六大随心技等,可以看出,人性化的方便调节也是显示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比度 不能取决于亮度
对比度是最黑与最白亮度单位的相除值。更精准地说,就是把白色信号在100 和0 的饱和度相减,再除以用Lux为计量单位下0%的白色值(0 的白色讯号就是黑色),所得到的数字。
以此为基准,厂商推算出越高的对比度意味着越好的屏幕品质。在这样的情况下,黑色会比较“黑”,反之亦然,因此,屏幕就能辨识出更多颜色。但其实这不是全然正确的。让我们研究一下他们所使用的步骤:建立对比的层级意味着将白与黑的饱和度加以区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最大与最小亮度分别是0.5流明与200.5流明的屏幕,则会有(200.5 - 0.5)/0.5 = 400:1的对比度。为了能得到一个很惊人的对比度,厂商会运用任何有利的理由去强调他的屏幕的亮度。如果把最大亮度调整到400.5流明,而不是200.5流明,对比度会自动提升到800:1。而市场上一些采用PVA面板的液晶显示器在亮度不到300流明的情况下就能做到1000:1甚至更高的对比度,这是怎么实现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降低黑色最小值即可。但这样要求的技术含量会很高,所以我们看到市场上不少产品还是采用增加亮度的方法来提高对比度。增加亮度是很容易做到的:费点电,提高一下灯管的亮度或增加数量即可。在明亮刺眼和牺牲色彩及画面表现的情况下来取得的高对比度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选购产品是应注意在对比度与亮度之间加以权衡,避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