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难!印度指控三星逃税2.12亿美元

OFweek显示网 中字

“逃税”事件东窗事发,印度再向一大厂发起“天价”指控。

1月12日消息,三星电子印度公司表示,该公司正审查一份与税收纠纷有关的政府通知。

据了解,这起纠纷与三星电子逃税有关,此前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度税收情报局(DRI)指控该公司对远程无线电头错误分类,试图规避172.8亿卢比(约合2.12亿美元)进口关税。

三星电子印度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则通过电子邮件回应称:“这是一起涉及法律解释的税务纠纷。我们正在审查该通知,并正在探讨法律意见。”该发言人并未提供细节,包括关于税收纠纷的具体内容。

据印媒报道,除三星电子印度公司外,印度税务部门还向普华永道发出通知,后者负责为网络设备分类。虽然三星尚未就此给出明确回应,但猜测此事最终的结果将以三星缴纳部分罚款而了结。

事实上,三星在印度的遭遇既不是个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以国内企业为例,印度之前就对我国多家科技企业展开调查,包括小米、OPPO、ViVo等等,理由均是存在偷税、逃税行为,并强制冻结公司账户,开出罚单迫使企业积极配合调查。

其中,OPPO被印度政府检查的最为频繁。2021年7月份,印度财政部的税收信息部门搜查OPPO办公室。该部门称,他们发现438.9亿卢比(36.3亿人民币)的逃税证据,并表示已向OPPO发出通知。

而印度政府对vivo的指控则更为严重。去年执法局称,vivo在印度成立了22家公司从印度洗钱,并指控这些公司涉嫌金融恐怖主义,并冻结了vivo以及其所有关联企业中的119个银行账户,随后印度方面再次指控vivo逃税漏税金额达到了221.7亿卢比(约18.34亿人民币)。

另一边的小米印度在更早就已陷入困境。2022年1月,印度财政部指控小米印度公司逃税65.3亿卢比(约5.4亿人民币)。同年4月印度执法局在一次外汇调查中传唤了小米印度的前负责人Manu Kumar Jain。4月下旬,该局从小米印度的银行账户中扣押了555.1亿卢比(约45.92亿人民币),指控其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非法汇款给外国公司。

为此,不少愤怒的网友将印度的种种行为形容成赤裸裸的“敲诈”。

既然印度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态度如此恶劣,为何还有不计其数的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呢?

近年来,受地缘优势影响,印度本土制造和销售已经成为不少中国电子消费品厂商的主要发展策略。无论是与代工厂合作还是自主建厂生产,印度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让很多国际企业更愿意把工厂设立在印度。

与此同时,“印度制造”是莫迪政府的标志性战略,用意是利用后发优势和低成本优势使印度成为工业强国。为此,印度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鼓励全球企业赴印投资,甚至与苹果签订了长达十多年的免税条款。

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滑坡,制造业成本升高的大背景下,中资引领的代工厂正将部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至印度制造,从而发展本土高端制造业的战略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吸引着诸多国内企业赴印发展。

不过整体来看“印度制造”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胀高企,资金成本高昂;法律条文复杂,工业或基建用地获取困难;监管繁重,企业难以解雇工人,劳动力受到限制等等。

再叠加无底线打压外资企业企图保护本土企业发展,大幅提高关税等,印度经商环境不得不让投资者们重新审视这块土地。

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近7年的时间内,已经有2783家跨国公司撤离印度,占据目前在印跨国企业的1/6左右。与此同时在印度注册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已经有1700多家撤离。

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实际上令印度走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并最终由其本土制造业吞下“恶果”。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