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企业的总部,很多小伙伴第一时间都把眼光投向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确实,这些一线城市人才众多、产业齐全,总能孵化和吸引很多著名的公司。
但是,也有许多大公司诞生在不那么起眼的小城市,上演着一个城市托举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一条产业链又赋能一座城市的故事。比起光鲜亮丽的大城市,这些“寒门”小城靠哪些优势孕育出大企业?城市和企业又奏出怎样的命运交响曲?这些都值得玩味和推敲。
小城市×大企业第一期,我们一起了解四川长虹和它的诞生地绵阳。
说起四川长虹,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国营长虹机器厂。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影响和国防需要,国家在一五时期选择在战略纵深更广阔的西南大后方建设一批军工企业,地处成都平原北侧、川甘交界位置的绵阳正是这样一处战略要地,长虹机器厂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此诞生。
作为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长虹流淌着军工的血液。但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外部形势逐渐缓和,军工背景的长虹机器厂在保军转民的国家政策引导下,开始了全新的创业之旅。
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和项目作为“军转民”的突破口成为长虹上下需要思考的头等大事。没想到的是,这个契机很快就来了。
临门一脚,长虹启航
从六十年代开始,国家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军工企业开展“军民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发展策略。要求军工企业在满足军品的前提下,开发和生产民用产品,希望企业在国家计划牵引下,能够通过民品增加收益,减少国家对企业的投入。
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长虹自然需要做出改变。
但是,到底从哪改?这个问题没人知道答案。
事实上,从研发轨迹上也可以窥探当时长虹的选择有多宽泛。据资料记录,长虹先后对收音机、扩音机、数字计价器、医用听度计、灯光自动跟踪设备、驼峰雷达及半自动调速器等民用产品进行过研发生产,但这些产品最后都没有被确定为公司的主业方向。
长虹在民用领域的探索从1972年开始变得有眉目起来。凭借自身的努力钻研,长虹先是试制出了自己的电视机,接着又进行了自制生产线的探索,随着改革开放浪潮,长虹又从日本引进了国内第一条彩电生产线,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国产彩电生产企业之一。
长虹试制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76年)
虽然长虹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军转民道路,但是这条路宽不宽,谁也不知道。
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电视机总量304万台,1980年为902万台,以后每年以1000万到2000万台的速度增长。尽管增速不低,但是平均到个人电视保有量上,我国电视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另一方面,除了显像管等关键部件需要进口外,国产电视在产量、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同期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显,加上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包括长虹在内的整个电视行业都面临强敌压境的风险。
到了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此时,仅长虹的产量就已达到日产1500台。但是,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限制,当时我国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的数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电视机普及率依然很低。
在这样的形势下,从1985 年起,长虹为了聚焦主业,开始采取“独生子女”战略,大力发展电视产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运营策略下,长虹寻求在市场和技术上的全面突破。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虹在当年开始引进松下彩电生产线。更机缘巧合的是,随着国内电视行业自主研发风向的到来,松下这条当时国内单班生产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彩电生产线,成了国内最后一条允许引进的彩电生产线,也成了长虹崛起前的最后一块拼图。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挂牌成立(1987年)
从这时起,长虹在电视制造行业的征途正式启航了。
低价为王,杀出重围
从市场角度看,长虹切入的时机很关键。
一方面,电视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大规模进入普通民众的视野中,产品接受度非常之高。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电视机普及率极低的现实给了像长虹这样的国产电视企业大展拳脚的机会。
依靠强大的市场需求,很快我国电视产量就从1987年的1934万台上升到九十年代中期的3500万台。需求爆炸,竞争烈度攀升,当时全国电视厂家已经接近100家。
长虹凭什么脱颖而出?价格战!
在当时国外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以长虹为首的国产厂商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电视的利润空间压缩到了极低的水平,制造成本高昂的国外品牌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价格攻势,纷纷退居中国电视市场二线。
但是价格战向来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商战策略,长虹为什么有底气打?
对长虹来说,除了市场渠道、经营手段等常规优势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原因:绵阳的鼎力支撑。
1985年,在长虹投身电视制造赛道的同时,经过撤地区设市的绵阳也借着新生的机会开启了城市建设的脚步。也就是说,从长虹起步开始,绵阳就已经对它展开了强力支撑。
有位市委书记曾回忆:“长虹刚上彩电项目的时候绵阳市机动财力只有2000多万,每年还勒紧腰带支持长虹万元1000万,长虹要发展,绵阳市立即拿出开发区最好的土地80万平方米。等到新区建成,有2公里路不通,市里立即出钱3个月完工,并且马上开通了公共汽车。”
不仅如此,绵阳在市政方面的支撑还体现在投资更重的铁路交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受铁路运输的制约,长虹大量的彩电产品运不出去,绵阳市政府甚至应长虹请求专门投入几千万改造火车站。”
1995年,绵阳市政府又划出黄金地段几百亩土地给长虹,投资建设了产值高达40亿的长虹家电城,在很长时间内,长虹家电城都是长虹研发生产的主力园区。
除去这些,大公司坐落于小城,往往伴随着一个问题:配套招商不具有吸引力。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对期待形成本地产业链条的大企业来说,成本和运营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但在长虹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个问题仿佛并没有成为困扰它的瓶颈,这到底是为什么?
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绵阳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自建国后,因为战略位置重要,国家大力实施“三线建设”,绵阳聚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其他宝贵的“三线”企业,为绵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绵阳依托“三线资源”,通过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与科研生产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可以说,这样的城市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放眼全国都是少有的。
因此,有着优越城市条件的支撑,长虹吸引外部配套的能力非常强悍。
早期绵阳有一家名为“资江电器厂”的企业,与长虹家电城一墙之隔,它和相邻的两家电容器厂一起构成长虹的三大电容器配套厂。据这家工厂的厂办主任对媒体说“我们原是湖南省企业,每年供应长虹电容器亿只,为长虹迁到这里。”
当然,为了给长虹电视构建便利的产业环节,绵阳作为产业承接地,提供财政和土地条件也足够优惠。据相关人士回忆,当时中国东部多家企业为就近长虹而迁来,有做包装箱的,也有做包装袋的,至少十几家企业簇拥在长虹四周。
在绵阳的支持下,长虹电视的成本控制和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长虹产品价格的下移成为了现实,并且很快成为了长虹“三打价格战”突围市场的杀手锏。
失落宝座,再造支点
城市与企业的共同协作很快结出了硕果。
数据显示,1997年,长虹彩电市场占有率高达35%,“当年每卖三台彩电,就有一台是长虹”,相关人士回忆。直至2009年,长虹彩电独霸20年销冠宝座。
爆火的长虹,是绵阳的骄傲。在长虹火遍国内外的年代,小城绵阳的城市GDP在西部地区可以排进前五,仅次于重庆、成都、西安、昆明。
而且,正是因为工业科技表现优异,2000年绵阳成为国务院唯一批复建立的科技城。
但是,由于电视市场的变化,长虹在经营战略上一再出现决策失误,导致营收萎缩,品牌影响力下降,逐渐失去家电市场的霸主地位。伴随企业兴衰,2021年绵阳的GDP为3350亿,这个数字虽然不低,但跌出了西部城市前十的身位。
四川长虹(600839.SH)2021年营收996亿元
当时代的列车轰鸣而过,长虹和绵阳又该如何携手?进入千禧年后,长虹和绵阳迎来了二次创业,于前者而言,曾经阔过的行业一哥要证明自己能够王者归来,于后者而言,绵阳还能回到那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激情时代么?
他们之间的产业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END
原文标题 : 小城市×大企业① | 四川长虹,在科技城里飞升与失落的电视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