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的小米10周年发布会着实让小黑惊叹了一把。虽然发布会已经过去了两周,但发布会上发布的那些充满“科幻感”的黑科技产品却依然震撼着小黑的内心。
那么,这些全新的黑科技产品在现实中到底有多令人震撼呢?小黑决定亲自到小米之家走一遭。
就像当时小米8透明探索版和小米MIX α带给小黑无限的惊叹一样。这几年,小米每年都会带来一些超前的产品。虽然小米MIX α最终宣布无法量产,但这恰恰就是科技的魅力:让原本停留在幻想中的产品变成现实,这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
当然,关于小米透明电视,很多人可能认为,小米透明电视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噱头”,没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又有些人结合前不久北京和深圳的地铁开始出现的“透明电视”车窗,认为小米透明电视也没什么。
其实,这恰好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小米透明电视的价值。
LCD和OLED,两种屏幕显示究竟是什么原理?
要探究透明电视为什么会透明,小黑就不得不先从LCD和OLED屏幕的成像原理开始说起了。
LCD(Liquid-Crystal Display)的中文名叫做“液晶显示屏”。顾名思义,它的成像是依靠液晶显示屏的。但是,看过小黑之前文章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们能看到物体的色彩,其实都是因为物体自发或反射的光。但液晶本身并不发光,那么它的光源是从何而来呢?
其实,从上面这张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到,LCD和OLED最大的区别有两处,其中一处就是最底层叫做Back-light部分,这一层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背光层”。背光层通常由大量的背光灯组成,当通电时,背光灯会发出白色的光。
而液晶则被夹在TFT基板和彩膜,即上图中的Color filter的中间。TFT基板用来控制液晶旋转的角度,起到控制液晶透光率的作用,彩膜上印刷有RGB(即红绿蓝三种基本色)的色块。
▲ LCD和OLED的结构对比
因此,当背光层通电发光时,由于这三个色块下液晶分子透光率不同的影响,使色块发出不同亮度的红、绿、蓝三色,最终混合成显示所需的颜色。
▲ 液晶显示原理的侧视图
与LCD不同,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中文译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不需要通过背光就能产生色彩和画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发光”。
抛开诸如“空穴”、“激子”之类看上去很难懂的名词,其实OLED的成像原理还是很好懂的:
在通电之后,空穴(可以粗略理解为原子在失去一个电子之后留下的空位)和电子会从各自原本的位置(即下图中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到发光层,并在那里结合,产生光子。光子呈现的不同颜色,主要来自于发光层中二极管(Diode)使用的不同有机材料。这里的“有机”,刚好就是OLED中的O(Organic)的由来。
说完了两者技术上的区别,那么OLED屏的主要优势又是什么呢?
从上面的原理解析,我们不难发现,OLED由于少了很多层结构,相比LCD可以更加轻薄。这也就是为什么手机厂商会率先引领OLED的潮流。
同样让手机厂商喜爱的优点,还有它在显示暗色时更省电的特性。由于OLED的成像是依靠“自发光”来实现的,因此,当需要显示黑色时,相应区域的二极管只要完全关闭就可以了。相比LCD的全局背光,一则可以显示更纯正的黑色,二则在显示暗色系界面的时候,会更省电,于是乎,现在的手机厂商纷纷将深色模式做进了手机里,一大原因就在这里。
除了上面说的这几项优势之外,OLED屏还有一项大优势,那就是可以随意“折腾”。
因为少了背光层这一大“累赘”,所以OLED屏可以各种折叠、弯曲(在使用柔性基板时)。
还有像小米透明电视一样,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