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间,张家港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一则重磅消息:2019年5月12日,康得集团董事长、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康得”)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钟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回看历史,这位已近70岁的实控人,曾许诺*ST康得“3000亿市值”,然而*ST康得目前市值仅仅140亿元左右,且*ST康得账户之前“122亿货币资金”的实际余额为0。
除此之外,*ST康得还曾公告集团拟获得政府27亿元纾困资金。但据记者向参与战略协议的东吴证券方面核实,协议并未落地,资金未发放。
实控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ST康得官网曾显示,今年69岁的钟玉是中国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的领军人物,1988年创建康得集团,2001年创办康得新,领导创建了预涂膜生产线、光学膜产业集群、碳纤维产业平台,将康得新打造成为中国高分子材料的平台型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钟玉曾许下3年内*ST康得3000亿市值诺言;2017年11月*ST康得市值最高到943亿元;2018胡润北京富豪排行榜上,钟玉财富值是195亿,与新东方俞敏洪一样身家。
然而豪言壮志和辉煌历史从2018年开始出现“溃败”端倪。
2018年,*ST康得相继两次股价出现“闪崩”,但随后的回应为某些股东爆仓所致。2019年1月,盖子被掀开一角,*ST康得爆出“手握150亿现金,却还不起10亿的债”事件。
2月11日,钟玉申请辞去*ST康得董事长、董事、董事会下设各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相关职务,但其仍为*ST康得实控人。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金融犯罪辩护律师曾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发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公告,警方肯定是初步掌握了嫌疑人涉嫌犯罪,且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证据(当然这些证据是否会被采纳为定案依据,最终要以法官的判决为准)。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是一种模糊的说法,包括刑事拘留、逮捕、取保候审或者是监视居住等。如果是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涉嫌的问题可能是职务侵占,或者是挪用资金,当然一切还要以官方通报为准。
公司身陷囹圄
钟玉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坚信*ST康得能够“否极泰来”。
2月16日,钟玉表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康得新去年受到了很大的重创,但我们现在正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康得新以后一定会再度崛起。”
随后,在2月27日,*ST康得股东大会上,钟玉称:“2018年康得新遭遇重挫,但中国有句俗话叫否极泰来。”
然而,业内目前猜测钟玉此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却与其侵占*ST康得资金有关。
4月29日晚间,*ST康得发布的2018年年报,被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根据*ST康得年报,截至2018年末,其货币资金余额为153.16亿元。然而会计师事务所和*ST康得三位独董均表示无法判断该银行存款的真实性。
三位独董发布异议声明称,康得新及其子公司账面显示其在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的存款余额共计 122.1亿元,“我们对此强烈质疑,原因是这笔存款既不能用于支付也无法执行,并且北京银行西单支行曾经口头回复‘可用余额为零’,注册会计师就此笔存款向北京银行西单支行发出询证函,对方至今没有回复。”
5月10日晚间,*ST康得回复深交所问询函表示:“上市公司可能和大股东资金混同”、“供应商已将预付款转付给康得集团”,并且*ST康得“不排除控股股东存在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