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在 PC 上的未来
虽然我对 TNT 的语音操作和简单粗暴的快捷键没有好感,但是我相信锤子科技给 PC 产品的触控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目前 Windows 对触控屏幕的利用率非常低,传统形态 PC 产品上引入触控屏幕时并没有给用户一个使用它的理由,你很难想象出在 Surface Laptop 中触控屏幕除了更好的翻页之外有什么意义。这不是 PC 厂商的问题,而是微软的生态在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对触控操作的深入思考。
即使是 Surface Studio,对触控屏幕的利用也无非是更方便地画画,更方便地调色,更方便地处理视频,对于日常办公来说,触控屏幕的作用非常有限。
但 TNT 对大块触控屏幕的利用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触控屏幕可以用来实现更快速的建组、群发动作,在 PowerPoint、Excel 中有着更为直观的操作方式,让动画效果的展示、字体类型、大小的调整和格式刷的使用变的更简单,令触控屏幕简单、直白的操作理念得以在 PC 的办公软件中实现。
不过这仅仅适用于屏幕与用户的距离适中的产品,比如笔记本、比如类似于 Surface Studio 形态的一体机和显示器,传统形态的显示器并不适用于这样的操作。
TNT 和锤子的未来
坚果 TNT 工作站的外观设计与微软 Surface Studio 几乎一样,一样的屏幕转轴,一样的底座,一样的屏幕尺寸,好在罗永浩在发布会上坦然承认了这一事实,在一大票抄袭知名产品设计的国产品牌面前,锤子科技的做法非常体面。
有趣的事情是,罗永浩在发布会上说“做锤子科技才不是为了赚那两个臭钱,是为了用科技改变世界”。真的如此吗?
高通骁龙 845 的性能再强,也难以满足重度办公用户所需要的基本性能要求,纵使有 8GB RAM 和 1TB ROM 加成,在需要多线程性能的多任务以及高主频的单任务场景中也难以有充沛的性能保障。关于手机 8848 元的价格我不做过多的评价,相信大家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 9999 元一块的 4K 显示器着实太过分了,如上文所说,TNT 的大部分亮点功能都通过手机实现,屏幕部分只承担了显示输出、快捷键、面部识别、音频、接口这五个功能点。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屏幕面板来自 BOE,由 HKC 代工,一块 4K 分辨率、100% sRGB 色域、27 英寸的显示器成本最多 3000 元,即便算上开模成本也就 4000 元,再怎么有品牌加成,也卖不到 9999 元的高价。
也就是说,锤子科技发布了一款利润率至少在 200% 以上的显示器,然后和我们说,他们不想赚那两个臭钱。
这个显示器单买绝对不划算,同价位太多更好的选择。如果希望用 R1 配合显示器组合成 TNT,也还是三思吧,锤子科技给我们设定的使用场景过于理想化。
历史上,试图给 Android 系统赋予生产力的厂商有很多,近一点的是三星(通过扩展坞),远一点的是华硕(华硕的方案是将手机插入到笔记本中作为计算设备,与锤子很像),就连微软也曾经试图给 Windows 手机带来强大的生产力(通过扩展坞)。然而它们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它们在软件生态、性能、便利性、价格这四个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锤子这一次,我没看到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