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光电李东生:中国企业进入AMOLED领域恰逢其时
6月13日,武汉华星光电第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4项目)在武汉光谷正式开工建设。t4项目总投资350亿元,是国内第一条主攻折叠显示屏的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达产后年均销售额将超百亿元,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全球竞争力,冲击韩国等国外企业在高端AMOLDE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三年内全球将有15条AMOLED生产线量产,届时中小尺寸AMOLED可能产生产能过剩的风险。对此,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李东生表示:“对企业来说能做的,就是我们做得比别人更好更有竞争力,这样市场无论怎么样变化都能够活下来,能够成为活得比较好的那一家。”
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进入AMOLED领域恰逢其时,“2019年,预计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规模将位居第一。TCL集团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致力于推动中国半导体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我国早日成就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蓝思科技周群飞:未来用业绩说话 不想画饼
蓝思科技作为中国3D玻璃盖板的龙头,今年出货量更是高达4000万片,明年有望突破5000万。在一片形式大好的前提下,周群飞仍然没有放松自己。
对于未来的规划,周群飞发出自己的声音:“未来用业绩说话,不想画饼。” 不仅仅是3D曲面玻璃,随着5G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蓝思科技提前数年部署的精密陶瓷迎来发展良机。
周群飞表示,公司在3D玻璃、蓝宝石面板、陶瓷面板等新兴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专利布局,总计已达到113件。“不追求规模最大,但技术储备必须行业领先。”周群飞说。数据显示,2016年蓝思科技研发支出13.84 亿元,同比增长20.99%,占营收比重9.08%。
创维CEO刘棠枝:彩电这个擎天柱不能塌
创维是电视届中的老牌选手了,已经在这个行业中耕耘多年。如今的创维也非常重视OLED的发展,与传统有背光面的液晶显示屏不同,利用OLED自发光、柔性特征,OLED电视可以变得像纸张一样轻薄,未来的电视将是“一张电视”而不是“一台电视”,将来的电视机将可以利用磁性贴在墙壁上,而不是摆放在电视柜上。
“我未来也会投出部分时间和精力到彩电当中去,因为彩电好了,我们整个集团未来才算做好,彩电这个擎天柱不能塌。” 接任创维数码前任CEO杨东文的刘棠枝如此说道,对于创维而言,彩电占据其主要的销售份额,也只有专注在这个行业之中,创维才有更好的发展。
去年,中小尺寸面板价格上涨剧烈,出现了40%至50%的涨幅,刘棠枝认为这样的价格上涨对OLED的普及推广是有益的,因为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涨缩小了OLED与液晶屏的价格差距。
海信杨嘉:ULED+量子点才是最真实的“窗户”
今年的海信可谓豪情壮志,在今年11月14日,海信集团正式宣布收购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95%股权,双方将于18年2月底完成交割,交易金额为129亿日元(折合7.5亿元人民币),完成交易后,海信集团将享有东芝电视品牌、产品、运营服务等一系列业务,并可享用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
“电视追求的是真实,电视就像是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用户可以看到更加真实的世界。” 海信ULED技术总监杨嘉如此认为,在液晶电视沿着终极量子点发展的过程当中,ULED与量子点在每个阶段互补性都不一样,在现阶段ULED技术站主,量子点为辅,当发展到电致量子点时代,量子点技术或许会占主,ULED也会得到一些继承,只不过占比会下降。
当然ULED也是在不断的升级换代当中让用户获得更真实的画面,杨嘉表示ULED未来会在两方面做得更好,第一是ULED要做更多的分区数,只有更细化的分区,显示才会更加完美;第二是纤薄化,未来ULED电视将会越来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