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据资料显示,在过去几年,日系面板厂在LTPS技术与产能上,皆处于领先的优势,JDI的Gen 6在2013年量产后,更让JDI跃居全球LTPS产能的龙头地位,在全球产能面积的占比高达41%。在此同时,LGD也开始积极扩充Gen 6的LTPS产能,AUO在2014年初宣布将昆山投资计划由Gen 8.5改为Gen 6 LTPS产线。鸿海旗下的天亿科技也重启在成都的Gen 6投资计划。预计到2016年,LTPS产能将由日系独大的态势,变为台日韩中各区域面板厂百家齐鸣,AUO透过Gen 6产能的扩充,产能面积有机会跃居至16%,仅次于JDI的21.6%。CSOT与LGD则分别成长至13.5%与13.3%。
据行业相关人士报道认为,各区域面板厂着眼于高阶产品需求,积极投入LTPS产能的扩充是不争的事实,产能同时集中在2~3年内开出,未来恐会出现产能过剩。
对此,MAX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产业可能会面临温和性产能过剩的局面,他表示:“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预计会有一定的产能过剩,但会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情况,并不是一个非常大量的产能过剩。此外, 300PPI以上的高解析度手机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投资的热度。所以我们预计,总的来说会有一个温和的,但是不会太严重的产能过剩。”
IGZO短期内不会被LTPS取代
当高端手机需求成长开始趋缓,使得移动显示技术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行业的LTPS概念越来越热,行业人士开始担忧LTPS会取代IGZO,亦或是IGZO会步等离子后尘。
对此, MAX表示,从设备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其实无论是在LTPS还是IGZO,都有大量的出货。但是细看LTPS与IGZO市场,目前呈现两个趋势,一个是高解析度、高清晰度要求的手机越来越多,且较多采用LTPS的技术。另一个,IGZO技术比较容易往大尺寸方向发展,因此IGZO技术更多出现在一些中型尺寸的显示屏应用,并且一些比较著名的终端工厂也开始应用IGZO显示屏。从目前的技术路线来看,金属氧化物背板仍然是OLED TV面板不可缺少的技术。因此小编认为未来在这两个领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技术路线,但总的来说,IGZO技术仍会得到一个比较大的应用空间。
对比LTPS和IGZO,从工序的道数来说,当然LTPS更高、更多。理论上说,多一道工序,就意味着的良率会有一部分下降。但是就IGZO制成来说,虽然工序的道数降低了,但是它本身会遇到其他的一些挑战加之IGZO的电子迁移率无法赶上LTPS,所以很难判断最终到底谁的良率更高、市场更好。
另外,目前IGZO可以在8.5代的机台上面量产,而LTPS目前大概只有到5.5代到6代之间才会有比较好的良率。所以IGZO在大尺寸面板里面会有比较好的覆盖率,目前还将会有发展空间,尚没被LTPS取代的现象,即使会,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