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确认停产等离子:最后的支撑断了

OFweek显示网 中字

  等离子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这是一个新品辈出的时代,CRT显像管产品刚刚谢幕,OLED电视(有机发光二极管)渐露头角,而曾经的平板市场双雄之一——等离子电视则日渐被边缘化。近日,松下关闭在华最大等离子电视工厂的消息更让人们多了几分对等离子电视即将退市的猜想。

  据了解,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松下就已经表露出放弃等离子的意向。当年其首次推广大屏幕LED液晶电视,并且打破了42英寸界限,改变了原来42英寸以上产品采用等离子、42英寸以下产品采用液晶的市场策略。松下(中国)有限公司视听产品营销公司总经理林凌杰表示,之前在松下电视的产品结构中,等离子电视占据了60%,液晶电视占40%。从今年起,这一结构比例将调整为4:6。

  尽管,松下(中国)方面强调关闭上海工厂并非松下不重视等离子技术,更不是抛弃等离子,而是为了提高平板电视运营效率,通过整合强化在材料采购、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协作,实现一元化管理,但松下总裁津贺一宏前不久在2013美国消费电子展开幕式主题演讲时表示,未来松下将把业务重点转向智能电视、家庭节能、电动汽车能源管理、个人商务、个人旅程、个人联络等六大解决方案上,只字未提等离子,同时松下亮出了56英寸4K(超高清)OLED电视。也正因为如此,松下关闭上海等离子工厂的行为被业界看作是代表着等离子电视市场的进一步萎缩。

  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等离子电视2012年1-11月累计同比零售量和零售额分别下滑10.70%和23.90%。而价格对比数据显示,相对于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也缺少明显的市场竞争力,如在42英寸产品方面,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平均售价分别为3554元和3923元,而50英寸产品方面,等离子和液晶电视价格则分别为4455元和5632元。

  DisplaySearch的统计数据还显示,等离子电视目前在全球电视市场的占比约为5%,预计2013年等离子电视的销售规模在1000万台左右,而同时期液晶电视的销量已经超过2亿台。Display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到2015年,等离子电视将在市场上退出。国内市场等离子电视今年只有200万台左右的销售规模,这在电视产业中占比不足6%。因此,国内等离子退市的速度最多晚于全球市场1到2年。

  各大企业淡出等离子市场时间表:

  索尼:2004年传出退出,后予以否认,2006年8月证实退出

  东芝:2004年传出2005年将退出,后证实退出。

  富士通:2005年1月传出退出,2005年2月证实退出。

  飞利浦:2007年3月传出退出,后予以否认,2007年9月证实退出,2009完全退出。

  先锋:2008年3月传出退出等离子面板制造,后证实。2009年3月完全退出。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