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台湾几大资本密集产业发生财务风险,被称为四大惨业:DRAM、LED、TFTLCD、SOLAR。其中以液晶显示器产业(TFT-LCD)最波折,因为台湾几大面板厂,华映、友达、群创与彩晶等在过去几年中历尽沧桑。2008年之前,厂商为进行扩建,投入大规模资本支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台湾液晶显示器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逢强劲对手,与韩国三星与日本夏普、SONY等厂商进行价格和技术竞争;台面板产生也历经美国司法部有关国际联合垄断之调查与处罚;部份台企也因为资本投入太大,造成财务负担,而与其它同业整合;但台液晶面板产业从2012年底起,渐渐走出阴霾,进入景气复苏阶段。
伴随着全球FPD产业的复苏,到2013年第一季度,以友达和群创为首的面板厂商开始实现了盈利,前景利好。
台湾面板产业发展现状
注:CMI现为群创光电。
以友达、群创、彩晶及华映为首的台湾面板产业拥有从1代线到8.5代线,各个世代的液晶面板产线,生产从1.5英寸到110英寸的各尺寸的液晶面板产品。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领域,具有相对完整的生产线,并分布在台湾的林口、中科、桃园、新竹、龙潭、台南、朱南以及高雄地区。
这里以台湾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和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两个领域来认识台湾面板产业的状况。
台湾大尺寸液晶面板发展状况
在台湾大尺寸液晶面板产业,据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PIDA调查整理数据显示,台湾大尺寸面板产值在2010年达到9345.75亿元新台币,2011年降到7539.08亿元新台币、年减19.3%,2012年又降到7036.33亿元新台币、年减约6.7%。预估2013年产值可能落在7000亿元新台币附近、年减估1%以内、大致平稳,接下来2014年、2015年台湾大尺寸面板产值将有机会回升到7191.5亿元新台币、7348.4亿元新台币。主要系因价格走势趋于平稳,以及出货量成长。